美倡跨太平洋贸易伙伴关系 寻求高标准而非遏制中国
-
美国推动跨太平洋贸易伙伴关系:聚焦高标准,而非遏制中国
华盛顿——美国与一些亚太国家正在谈判的跨太平洋贸易伙伴关系旨在促进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和投资,从而推动创新经济增长。然而,由于美国最大的贸易伙伴中国不在其中,该协定引发了外界对其目的和影响的质疑。
在华盛顿智库的一个研讨会上,美国众议员赖克特(共和党,华盛顿州)表示,跨太平洋贸易伙伴关系并非旨在遏制中国,而是建立高标准的贸易体系。他指出,华盛顿州拥有许多受益于国际贸易的公司,例如波音和微软,而跨太平洋贸易伙伴关系对这些公司至关重要。
赖克特议员强调,跨太平洋贸易伙伴关系对于美国各个州都有着重要的意义。路易斯安那州的共和党众议员布斯塔尼表示,该协定支持了1490万个就业机会,其中有27万个在路易斯安那州。
为了推动谈判进程,赖克特和布斯塔尼等议员们成立了一个跨党派的国会跨太平洋伙伴关系之友议员团,与国会中持不同立场的议员进行沟通,争取他们的支持。
虽然中国作为美国最重要的贸易伙伴未参与该协定,但布斯塔尼表示,跨太平洋贸易伙伴关系并非旨在排除中国。他强调,其目标是建立一个基于规则的贸易体系,并欢迎中国加入。赖克特也同意这一观点,称只要能够符合高标准的贸易要求,任何国家都可以加入谈判。
目前,跨太平洋贸易伙伴关系协定谈判包括12个成员国: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智利、墨西哥、新西兰、秘鲁、新加坡、文莱、马来西亚、越南和日本。这些国家构成了美国最大的出口市场,而经过19轮谈判后,双方已接近达成协议。
然而,由于该协定需要国会通过立法才能生效,因此仍然面临着一些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