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新議会「去中国化」引担忧
-
台湾新一届立法院掀起“去中国化”热潮,引发两岸关系担忧
**华盛顿——**台湾新一届立法院开议后,民进党和时代力量党相继提出一些备受争议的法案,被认为可能对台海两岸关系带来冲击。分析人士指出,“去中国化”和不断升高的“台湾认同”,是北京对民进党政府上台后的两大主要担忧,如果这两个因素不加以处理,未来中国将失去与台湾统一的基础。
民进党立委在立法院开议不久就提出废除在学校和政府机构悬挂孙中山遗像、正副总统、五院院长和立委等公职人员就职时无须再面对孙中山遗像宣誓等所谓“转型正义”的相关修正案。该提案引发学者专家和舆论的批评,认为这并非新一届立法院应该推动的民生优先法案,它还可能引起两岸关系的紧张。
此外,太阳花学运出身的时代力量党也提出名为《我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协议处理条例草案》的提案,以“两国论”的精神界定两岸协议监督条例,引发舆论关注。
前美国国务院官员、史汀生中心东亚项目主任容安澜表示,“去中国化”和“台湾认同”的普遍高涨是中国对蔡英文政府的两大担忧。北京认为,前民进党总统陈水扁试图以“去中国化”的作为将台湾带往独立的方向,因此格外关注这些现象。容安澜指出,即使蔡英文并不支持这种做法,但台湾认同感在马英九主政下不断升高,也让北京更加担忧,一旦两岸关系越走越远,将来台海两岸将会失去统一的基础。
针对民进党立委有关废除孙中山遗像的问题,中国国台办发言人安峰山表示,“可谓‘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他强调,孙中山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一生追求国家统一和中华振兴,受到全体中华儿女的敬仰。”
随着两岸关系持续紧张,台湾的新一届立法院将面临如何平衡“去中国化”与维护两岸关系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