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辅助人类 智慧互补
-
机器人将接替哪些工作?专家:他们不会取代人类智慧
美国之音— 随着机器人技术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人担心自己会被机器人替代。在今年初的消费电子展上,一些机器人领域的专家表示,机器人将主要承担一些重复性、枯燥、危险或肮脏的工作,帮助人类解放双手,腾出时间进行更高级别的思考和创造。
“理论上来说,它们可以24小时工作,而且不会像人一样情绪化,”北京康利华咨询服务有限公司的西蒙王说。 他介绍了一款名叫“小美”的机器人,它不仅会跳舞、讲笑话,还能够在酒店、医院等场所与人类进行沟通,回答问题,甚至协助医生进行问诊。
斯蒂夫卡金斯,来自一家机器人公司的专家,指出科技帮助人类提高工作效率已经不是新鲜事。“就像从农耕时代开始使用犁和拖拉机一样,科技的发展让工人更加高效,而机器人也是如此。” 他强调,机器人的出现是为了辅助人类完成工作,而不是取代人类。
工业技术研究院的胡继平表示,“机器人的重点并不是取代人类的工作,而是协助人完成复杂、繁琐的任务。” 这种情况下,机器人的优势在于“能够胜任那些枯燥肮脏或危险的工作”,例如在狭窄的空间内作业,或者进行一些需要长时间耐心的重复性操作。
克里斯塞耶,来自一家专门生产工业机器人的公司发言人表示,机器人可以替代人类完成许多不需要高度智慧的工作,比如在油田进行维护、清洁或修剪草坪等工作。 他强调,在劳动力短缺的情况下,机器人能帮助解决人力资源问题,“尤其是在农业领域,植物的生长需要特定的护理方式,而机器人的应用能够解决季节性劳动力不足的问题。”
西蒙王认为,未来十年内,机器人不会完全取代人类智慧。“科技界人士普遍认同的是,机器人是来帮助而不是替代人类的。 但人类可能需要学习更多的专业技术,以更好地与机器人协作并保持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