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约峰会:加强对俄防御、邀请芬兰瑞典入盟
-
北约峰会达成多项协议:加强对俄防御、邀请芬兰瑞典入盟并警告中国挑战
**马德里(路透社)——**北约领导人星期四在西班牙马德里举行的三天峰会上结束会议,达成多项重要协议。这些协议包括加强针对俄罗斯入侵乌克兰的防御措施、邀请长期中立国芬兰和瑞典加入北约联盟以及对中国构成的全球挑战发出警告。
美国总统拜登形容这次峰会是“历史性的”,指出新的使命声明将俄罗斯重新定位为威胁,并将中国视为挑战基于规则的世界秩序的主要力量。
加强防御应对俄乌冲突:
面对俄罗斯入侵乌克兰的威胁,北约领导人决定大幅增加欧洲军力部署,从明年开始,将在欧洲大陆部署总共30万名处在高度戒备状态的军队。美国也将为美陆军第五军在波兰设立一个永久性总部,并向罗马尼亚和英国增派部队,以加强对北约成员国的防御。
拜登重申了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对乌克兰的支持,承诺只要有需要将继续坚定地反对俄罗斯的侵略行为。
芬兰瑞典加入北约:
在峰会期间,北约领导人同意邀请芬兰和瑞典加入联盟。这两个国家长期保持中立地位,但近年来由于俄罗斯威胁而改变了立场。拜登表示,普京希望分裂北约,却反而加强了联盟的团结。
警告中国挑战:
北约峰会还指出,北京与莫斯科“加深战略合作”是北约关切之一,尽管中国并没有在军事上支持俄罗斯入侵乌克兰,但其继续从俄罗斯购买大量的能源资源,并与莫斯科在“主权、安全”问题上相互支持。
北约领导人也强调,需要应对来自中国的挑战,包括“滥用式和胁迫性的贸易做法”。
竞争合作:
中国方面尚未对北约峰会作出回应。美国和平研究所中国与东亚事务资深政策分析师米尔娜·加利奇认为,如今大国冲突再现,各地区都进入战略竞争,俄中关系不断演变,欧洲和亚太伙伴必须一道讨论很多共同挑战。
“重建更美好世界”倡议:
拜登在峰会结束时还强调了西方对抗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最新举措,“全球基础设施和投资伙伴关系”。他指出,这项倡议将在2027年之前向发展中国家提供6千亿美元的基础设施资金,成为比中国“一带一路”更可持续的选择。
北约峰会的结果将对国际政治格局产生深远影响,特别是对于欧洲安全、中美关系和地区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