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津湖》:票房红火,争议不断
-
《长津湖》票房飘红,争议却从未停歇
中国国庆假期期间,战争题材电影《长津湖》热映,屡破票房纪录,被官方媒体吹捧为爱国主义佳作。然而,这部由政府资助、陈凯歌导演、吴京主演的影片也引发了广泛争议。
部分人批评该片扭曲历史真相,将惨烈的长津湖战役描绘成英雄壮举,忽略了志愿军战士在战争中的巨大伤亡和牺牲。知名媒体人罗昌平就因质疑朝鲜战争正当性而被警方以“侮辱英烈”罪拘捕,引发更多关于言论自由的讨论。
《纽约时报》引述北京电影学院副教授孙红云称,《长津湖》是资本与政治宣传的一次“完美合谋”。独立时评人吴强则认为,该片过度歌颂战争,缺乏反思和警惕,充斥着反美情绪,是对历史的歪曲,是一剂“不负责任的大毒草”。
与此同时,部分网民呼吁剧组捐出部分票房收入,遭到官媒回怼。北京之春荣誉主编胡平则赞同这一观点,并批评制片方两头通吃,一边打爱国主义旗帜,一边炫耀巨额票房收入,体现出他们价值观的扭曲。
《长津湖》的上映之际正值中美关系持续紧张,这引发了人们对中国政府利用文化宣传煽动反美情绪的担忧。一些人认为该片不仅是一部商业电影,更是一种政治宣战。
总之,《长津湖》的争议反映出当前中国社会的多元化声音和复杂的历史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