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防部提出70亿美元导弹全量产预算
-
台防部提出70亿美元导弹全量产预算案 蔡英文:台湾唯一的选项就是更强大
台北消息 近日阿富汗局势突变之际,中国官媒刻意炒作美国对台承诺不可靠论调,台湾国防部及时表态,向行政院提交2000亿元新台币(约70亿美元)的导弹全量产特别预算案,加速提前量产各式台湾自行研发的具源头打击能力的导弹。
据台湾联合报报道,蔡英文总统已批准该预算案,预计将于9月初由行政院送交立法院审议。 近年来,阿富汗局势的变化引发外界对美国承诺可靠性的担忧,一些台湾媒体和民间也开始反思依赖美国的现实。中国官媒借机进行心理战,强调“美国只会抛弃台湾”,加剧台海紧张局势。
对此,蔡英文在8月18日民进党中常会上明确表示:“台湾唯一的选项就是让自己更强大、更团结、更坚定保卫自己。” 此次70亿美元导弹全量产预算案被视为对蔡英文“让台湾更强大”誓言的具体行动。
台湾加大军事研发力度
早在2019年,蔡英文就曾呼吁增产台湾的天弓3型地空导弹和雄风3型中程超音速反舰导弹。除了升级这两款现有型号外,台湾还在研发高超音速导弹和射程高达2000公里的空射型巡航导弹。目前,台湾现役的导弹种类包括雄二、戟隼导弹、空射型万剑等,射程从250至600公里不等。
台湾国防部强调,其依据国家政策推动国防施政,并依照“防卫固守、重层吓阻”的军事战略审慎规划筹建各项建军备战需求,以确保国家安全。 此外,根据报道,台湾明年度国防预算已达3726亿新台币(约125亿美元),相比2021年度国防预算增长3%。导弹全量产特别预算案是在这个基础上额外增加的。
专家观点:理性应对 避免冲突升级
南华早报引述北京大学联合学院两岸研究所所长朱松岭的话说,台湾增列导弹全量产特别预算不会引发两岸军事冲突,只会让解放军更努力聚焦战备。 朱松岭表示,目前发动对台湾攻击相当不可能,北京可能会采取比较理性的应对措施,例如言辞上的抨击和军事战略上整军备战。
另一位北京的军事学者宋忠平则表示,台湾从1970年代中期起就具备研发短程导弹的能力,但并不真正具备制造精准打击导弹的技术。他认为,台湾增加生产导弹的预算可能会增加台海紧张情势,但不会改变两岸的军力平衡。
然而,崇尚民族主义的环球时报对此表示强烈不满,称台湾的举动是“痴心妄想”,并警告如果确有威胁到大陆安全的极端攻击性准备,大陆将以最后通牒的方式要求台湾限时终止该项活动,否则可考虑对其实施“外科手术式军事打击”。
本文仅供参考,请勿作为官方立场或新闻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