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开放市场能否抵消美国强硬影响?
-
中国放松外资管控 能否抵消美国强硬政策影响?
北京—— 在失去全球首位外国投资目的地的桂冠一年后,中国出台一系列开放市场措施,试图吸引更多对外资。国家发改委本月早些时候宣布,取消三分之一限制外资进入的行业清单,将原本93项的外资条例减少到62项。同时,首次对外资开放的行业中也包括客运铁路设备、电动车电池和锂矿开采等多个领域。
然而,在即将上任的美国强硬政府背景下,这些措施能否真正有效吸引外国投资,引发外界广泛质疑。
华盛顿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中国商业与政治经济项目主任斯考特·肯尼迪表示,中国只是表面上对外资开放了更多的领域,但实际上的经济大环境依然限制程度很高,不是禁止外资进入许多领域就是限制外资比例,迫使外国投资者和中国公司开办合资项目。
中国美国商会、欧洲商会等行业游说团体也表示,其成员公司在中国经济放缓期间无意增加新的投资和扩大业务,目前没有外国企业会对中国的市场开放措施做出响应。
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副主席杰克·帕克表示,部分成员对有限的修改内容表示欢迎,但开放的数量远远不足以重振正在下降的外国企业对中国市场的信心。
国家发改委称,开放有两个目标:改善制定政策的透明度,以及让外资在中国经济发展行业改造、改革与创新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然而,分析人士还发现第三个目标——说服世界贸易组织宣布中国为市场经济。成为市场经济将有助于抵消外国投资下降的影响,并应对美国候任总统唐纳德·特朗普政府可能采取的任何强硬的贸易行动。
开放投资市场是中国向世界展示自己遵守自由市场原则的一种好办法。然而,随着美中贸易摩擦加剧,中国面临着更大的挑战。根据金融时报下属的内容负责人考特尼·芬加发布的2016年年度报告,去年大消息是印度超越了中国,成为全球资本投资排名第一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