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渔业公司在毛里塔尼亚独家捕捞引发争议
-
中国渔业公司获准在毛里塔尼亚独家作业25年引发争议
努瓦克肖特(美联社) – 中国与位于西非的毛里塔尼亚政府签署一项协议,允许中国渔业公司未来25年内在毛里塔尼亚水域进行水产作业。尽管毛里塔尼亚政府声称该协议将为当地人创造就业机会,但许多毛里塔尼亚居民对该协议表示担忧,认为它不利于当地的渔民。
据美联社驻西非记者斯特恩斯报道,中国远洋渔业公司与毛里塔尼亚政府签订了一份长达25年的合同,允许其在毛里塔尼亚近海水域进行捕捞活动。该协议还包括中方投资1亿美元建设加工厂、培训中心和造船厂,制造传统样式的打鱼船。
毛里塔尼亚渔业部负责合作项目的官员默哈默德埃叶文表示,这项协议将为当地带来2000个就业机会,促进鱼类繁殖,并为其他国家和个人投资毛里塔尼亚开创先例。他强调中方捕捞到的八万到十万吨鱼运到毛里塔尼亚岸上后,将作为毛里塔尼亚的水产品出口。
然而,毛里塔尼亚反对派议员对该协议持有不同的看法。他们在议会投票过程中集体退场,称该协议对毛里塔尼亚人来说好处实在太少了,整个协商过程缺乏透明度。
毛里塔尼亚全国水产业协会副主席柴克哈尼阿马尔指出,中国渔船队对于当地四万渔民的生计构成威胁,因为他们的小渔船根本不是中国船只的对手。他担心中国捕捞活动会导致鱼类数量大幅减少,并独霸毛里塔尼亚渔业,对其他外国投资者(包括在毛里塔尼亚做了几十年生意的一些小型中国公司)不利。
国际环保组织绿色和平负责非洲水域问题的乌米迪奥芙也对该协议表示担忧。她指出西非的水产业目前面临一些挑战,任何合同都应谨慎对待。她建议毛里塔尼亚政府取消与中国签署的协议,因为过度捕捞已经是一个严重的问题。
欧盟目前每年向毛里塔尼亚支付一亿美元以换取在西非盛产鱼类的水域捕鱼权,而水产品出口占据了毛里塔尼亚全部对外出口金额的一半。该事件引发了对毛里塔尼亚渔业未来和非洲水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