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商会:中国市场机会减少
-
外商担忧中国市场机会减少:欧盟商会主席警告“开放步伐放慢”
北京消息 - 继美国企业对中国投资环境的担忧后,欧洲企业也发出类似警示。即将卸任的中国欧盟商会主席伍德克星期二表示,中国正在兴起一股贸易保护主义风潮,当局对外国企业开始表现出敌意,外商在华投资机会正在消失。
他指出,虽然中国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但对外资企业的“门”却越来越窄。“饼变大了,但是门也变窄了。”伍德克强调,外国企业的机遇正在逐渐减少。
此前,美国商会一项调查显示,38%的美国企业在华感到不受欢迎,较两个月前上升了12个百分点。
专家分析:中国市场战略调整?
对于这一现象,专家认为这或许是中国正在调整市场结构,培养民族企业竞争力的结果。台湾中华经济研究院大陆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刘孟俊指出,过去中国通过市场开放引进多国籍企业的技术,但从“十一五”规划以来,其策略已发生变化,企业也开始向海外投资获取技术、市场通路和品牌。这种策略调整让外商在市场进入方面感到困难。
此外,刘孟俊还提到,尽管中国是世界贸易组织成员,但对外资企业来说,最大的挑战仍然是游戏规则的不透明。法律、党政、国务院以及各部委甚至地方政府对企业的管理和法规解释存在差异,给外商带来困惑。
欧盟主席警告:政治进展与监管限制叠加成“危险的鸡尾酒”
伍德克在英国金融时报发表的文章中称,中国政治上的进展和监管方面的限制汇集在一起,酿成了一个“危险的鸡尾酒”,使外国企业更加感到挫折。他指出,一些外资企业开始考虑完全撤离中国,而一些大型企业也准备将部分投资转移到其他市场环境更加透明、投资机会更可观测的亚洲国家。
中国官方回应:重视外商意见,开放政策不变
对于外资企业的抱怨和警告,中国政府官员持不同看法。 中国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张晓强表示,中国政府非常重视外商的意见,中国的投资环境虽然并非尽善尽美,但外商遇到的困难是中国经济快速发展所产生的问题。他指出,在2009年全球经济危机导致跨国投资下降40%的情况下,中国跨国投资只下降了26%,说明中国投资环境仍然对外资具有极大的吸引力。
商务部副部长马秀红也强调,开放外资是中国的基本国策,中国给予在华合法投资的外资企业国民待遇,各级政府经常通过各种方式了解外商企业的困难,听取他们的建议并采取相应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