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中国海争端:亚洲国家两难选择
-
南中国海争端逼近亚洲国家“两边讨好”?
新加坡-- 在南中国海主权争议日益激化的背景下,一些自称外交中立的亚洲国家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要么支持中国,要么支持美国。然而,这些国家似乎更倾向于“两边讨好”,以保持经济援助和军事合作。
在最近于新加坡举行的香格里拉防务论坛上,东南亚国家对南中国海主权争端表现出左右为难的态度。新加坡总理李显龙警告不要逼迫小国选边站,菲律宾大学国际海事问题教授杰·巴通克巴卡尔指出,这种情况若持续下去将成为严重问题。
美国和中国作为两大超级大国,在南中国海控制权上意见相左,都在寻求亚洲国家的支持。然而,亚洲国家面临着尴尬的境地:站在美国一边可能会遭受中国的经济制裁;公开支持中国则可能失去美国的军事援助。
中国积极拉拢,提供经济援助
中国希望通过经济援助和双边谈判解决海洋权纠纷。北京已经与越南、菲律宾推进联合海底油气勘探,并向马来西亚提供基础设施建设资金。 中国国防部行魏凤和呼吁“相互合作”,敦促其他国家不理会与其目标背道而驰的国家,但并未点名美国。
美国加强军事部署,寻求盟友支持
尽管中国在过去十年中加强了对南中国海的控制,美国一直在东南亚进行联合军事演习,并向该地区出售武器,以维持南中国海开放。 代理国防部长沙纳汉表示,美国正在“加强前所未有的同盟和伙伴网络”,包括联合海军演习,并敦促“了结”中国的“行为”。
复杂的外交局势,东南亚国家两难
文莱、马来西亚、台湾、越南、菲律宾等国都对南中国海提出主权声索,珍视该地区的渔业和油气资源。印度尼西亚偶尔也在南中国海南端与中国有争议。这些国家通常寻求一种外交政策,既能维持与华盛顿的军事关系,又能获得中国经济援助,如开发贷款等。
例如,菲律宾一方面在今年4月让其海军与美军一同训练,同时也接受中国上百亿美元的经济开发援助。
总而言之,南中国海争端将继续成为亚洲国家外交政策的难题,如何平衡不同利益关系将是他们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