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希尔访华引争议 中美针锋相对
-
巴希尔访华引争议 中国称邀请合理 美方批评
北京 - 苏丹总统奥马尔·巴希尔原定于周一抵达中国,但因航线问题行程被延误至周二。此行访问引发了国际舆论的广泛关注和争议。
美国国会众议院共和党议员福兰克·沃尔夫批评称,中国没有利用其影响力阻止苏丹内战中的种族灭绝行为。“中国在喀土穆设有最大的使馆,为(苏丹的种族灭绝)行动提供了资助,例如马枪队使用的武器,可以说中国一手扶植了巴希尔政府。”沃尔夫曾亲自前往达尔富尔视察,他指出中国提供的飞机、直升机和武器加剧了冲突。
国际刑事法院于2009年对巴希尔发出拘捕令,指控他在达尔富尔地区犯下种族灭绝、反人类罪和战争罪。联合国统计显示,自2003年以来达尔富尔冲突导致约30万人死亡。沃尔夫认为中国邀请巴希尔访问本身就说明了一切问题。
人权组织也对这次访问予以谴责。总部位于纽约的人权观察指责北京邀请巴希尔是对他达尔富尔战争犯罪受害者的侮辱,并要求中国在巴希尔抵达后将其逮捕。国际特赦组织也表示,如果北京欢迎巴希尔就等于成为“国际战犯的避难所”。
巴希尔是第一个被国际刑事法院下达逮捕令的在任国家首脑。任何一个国际刑事法院成员国都有责任逮捕巴希尔,但中国并非国际刑事法院成员。中国是苏丹最强大的盟友。巴希尔出发前接受采访时称赞中国帮助苏丹缓解了美国主导的经济制裁带来的冲击。
在非洲,中国与苏丹和津巴布韦保持紧密关系,这两个国家都是国际制裁的对象。中国从非洲进口石油占其总进口量的三分之一以上,因此常常被批评为了能源而选择支持一些侵犯人权的国家。
美国国务院发言人纽兰德在周一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美国不清楚巴希尔访问中国的行程被延误的细节。她说,美国的立场是反对任何国家邀请或协助被国际刑事法院通缉的人出访和旅行。
中国对于邀请巴希尔做出辩护,指出巴希尔在被通缉后出访过不同国家都受到礼遇,并且表示中国邀请有邦交国的国家元首访问合情合理。中国对于国际刑事法院对巴希尔的逮捕令持保留态度。苏丹75%的石油资源在南部苏丹,而南苏丹7月9日即将独立。中国正在设法与即将成立的南苏丹国建立关系,同时也继续支持巴希尔政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