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向非洲转移生产引发伦理环保担忧
-
"非洲制造"崛起:中国企业转移生产,引发伦理和环保担忧
华盛顿——随着中国劳动力成本持续上升以及环境和社会成本加剧,一些中国企业开始将生产线转移到非洲,标志着“中国制造”逐步向“非洲制造”转变。然而,这一趋势引发了关于工人权益、环境保护以及可持续发展等问题的担忧。
曾被称为“世界工厂”的中国,正在经历变革。市场驱动下,部分制造业企业纷纷将目光投向了劳动力成本低廉、资源丰富且政策优惠的非洲国家。江苏商人孙峤明就是其中典型例子。他于2000年初开始从事中埃贸易,随着国内生产成本上升以及环保标准提高,他计划把企业的生产基地迁往非洲,寻求更高利润和更宽松的监管环境。
类似的案例并非孤例。美国“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非洲项目副主任理查德·多文尼指出,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后,劳动力成本上升,许多非洲国家因其低廉的劳动力成本而成为投资目的地,这对中非双方都是双赢局面。然而,他强调,非洲国家必须谨慎评估这种发展趋势带来的负面影响,确保为其公民提供高质量工作岗位,保障工人权益和安全。
此外,一些中国企业将生产线转移到非洲,并非仅仅出于劳动力成本考量。近年来,中国政府不断完善法律法规,提高了对企业环境影响的标准。部分企业寻求在环保法制不健全、环保标准较低的国家生产,以规避国内监管压力。
华盛顿“非洲战略研究中心”研究部主任约瑟夫·斯格尔表示,高失业率的非洲国家迫切需要创造就业机会,中国投资和建厂对当地经济发展至关重要。但他也提醒,中国在非洲投资必须注重可持续发展,避免重蹈西方国家在中国的历史覆辙,即以牺牲环境和社会成本为代价追求快速经济增长。
美国智库史汀生中心东亚事务研究员孙韵指出,中国在非洲的投资行为具有规模效应,其不合规行为、高社会成本和高环境成本项目会对中国形象和声誉造成更大的负面影响。她强调,中国企业必须学习从西方国家经验教训中汲取教益,避免重复历史错误,推动非洲国家的可持续发展。
对于孙峤明等企业家来说,将工厂转移到非洲不仅能够获得廉价劳动力、优惠政策,还能规避欧美国家对中国的纺织服装产品设定的配额或出口上限。他们可以通过在非洲生产并标注“埃塞俄比亚制造”,绕过贸易限制,实现更高利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