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黄春秋》遭强占被冒名顶替
-
《炎黄春秋》遭强占资产被冒名顶替 中国艺术研究院涉嫌出版“伪刊”
**北京——**中国国内外享有盛誉的《炎黄春秋》杂志社近日遭遇重创。其编辑部被中国艺术研究院单方面强占,原社の资产也被并吞。更令人震惊的是,中研院近期竟以原《炎黄春秋》社长的名义“非法出版伪刊”,并将原社长杜导正、总编徐庆全等部分编委的名字列入版权栏,被控盗用名义进行冒充行为。
原《炎黄春秋》社长兼法人代表杜导正于8月8日向中研院及其院长连辑发出声明函,明确表示不同意、不接受、不就任中研院新组织的“炎黄春秋杂志社”所设置的顾问职务,要求中研院撤换杂志扉页内容并作出公告。
此外,原总编徐庆全和副总编辑王彦军也分别公开拒绝了中研院的“任命”,并在声明中要求删除自己的名字。他们指出,中研院的行为明知故犯,已严重侵犯了个人名誉和姓名权,将保留通过法律途径追究责任的权利。
一些原编委也纷纷发表声明,拒绝与中研院出版的“伪刊”合作,例如中国法律泰斗张思之就明确表示,任何以炎黄春秋名义出版的刊物,概不得冒用本人为常年法律顾问。
著名维权律师滕彪在接受美国之音记者采访时指出,中研院使用《炎黄春秋》的刊名和编委会成员的名字来出版杂志,是违反法律的,也违反了一些编辑和顾问的姓名权。他认为整个事件并非单纯的法律问题,当局试图借此打压自由派言论。
更令人震驚的是,中研院出版的所谓《炎黄春秋》第八期刊登了一个丑闻:一位不出名作者竟然通过三个不同的笔名发表文章。这暴露了“伪刊”的低劣品质和其编排的不专业,引发广大读者的质疑和 condemnation.
一代名刊沦落到如此境地令人痛心,也警示着中国自由言论环境下的严峻局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