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总动员:学子拼搏命运战场
-
“高考总动员”:915万学子踏上人生关键性战场
北京时间7月7日,中国高等院校入学考试拉开大幕,全国915万考生步入考场,投入这场决定自己未来命运的“生死之战”。 今年的高考,不仅牵动着考生和家长的心,也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为了保证高考顺利进行,社会各界纷纷出动。北京市政府甚至将正在举办的上合组织峰会推迟半小时,避免与考生抢路。考点附近交通管制严格,交警部门安排专人引导车辆通行,保障考生安全进入考场。一些出租车公司还启动了网络预约服务,免费送考生前往考点。
“高考总动员”的氛围感溢于言表。 北京许多家长带着孩子来到国子监祭拜孔子像,祈求学业顺利;南京一座寺庙的栏杆上挂满了家长为孩子参加高考祈福的红飘带;安徽六安市毛坦厂镇数万民众为考生送行。
面对高考的严峻挑战,许多家长为了孩子备考不遗余力。有家住北京陈先生特意请假回京,帮助孩子冲刺高考;也有陈奶奶一家远道而来,为了节省时间还提前租了酒店房间,并且专门为孩子补课,为考试做好充分准备。
“大学文凭含金量高”成为许多家长口中的共识。 他们认为,时代变了,文凭的重要性越来越高。清华毕业生和普通大专毕业生的薪资待遇差距明显,文凭是获得更好职业发展的敲门砖。
不过,也有一些家长呼吁改革高考制度。 他们主张将学业评估测验成绩与平时学分、社会实践、业余爱好、志愿活动等综合考量,才能更全面地体现学生的素质和水平。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周孝正认为,尽管美国的高校入学制度更为完善,但目前并不适合中国实际情况。中国高考目前还是最公正、最透明的制度安排,在对抗腐败方面也具有优势。他认为,当务之急是帮助学生努力备考,取得好成绩,实现“金榜题名”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