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解读:2016大选反映民主优劣
-
美媒解读:2016美国大选体现民主优越性还是弊端?
华盛顿 - 2016年美国总统大选落幕,川普战胜希拉里当选总统,引发全球关注。中国媒体和民间对这场充满戏剧性的选举表现出浓厚兴趣,官媒报道中频频提及“美国民主乱象丛生”等说法。
近日,美国之音《焦点对话》节目邀请了四位嘉宾就本次大选进行了深入探讨:美国智库“东西方研究所”高级副所长方大为、美国之音记者、社会学家龚小夏、普林斯顿社会学博士、转型问题学者程晓农以及政论作家、时事分析人士陈破空。
程晓农教授认为,这次大选反映了美国选民对现状的不满和改变的呼声。 他指出,支持川普的选民渴望“坚持民有、民治、民享”,并希望政府将资源优先用于国内发展和公民福祉。这次选举实质上是一场价值观对决,传统价值观最终战胜了后现代左翼价值观,巩固了美国民主制度的精神基石。他认为,部分政治精英试图维护现有秩序而遭到选民的反对,这体现了美国的民主活力。
方大为先生则强调,川普的当选表明美国民主的健全性, 因为即使在资源和人脉上劣势的情况下,他仍然获得了民众的支持。他认为,这次选举没有出现任何质疑合法性的言论,说明美国人民对自身民主制度有信心。
龚小夏女士指出,近年来全球化导致了精英阶层的权力和财富垄断,引发了选民的不满。 她认为,川普的胜利证明了“人民用选票做主”的真实性,无论金钱、人脉还是媒体优势,都无法阻挡民众对体制外候选人的支持。
陈破空先生则将本次选举称为“宁静的革命”, 他认为,美国人民厌倦了体制内的政客,而选择了体制外的川普,这再次证明了美国民主制度的生命力。他强调,在其他国家,类似的情况可能难以实现,甚至会受到严厉打击。
《焦点对话》节目还鼓励观众通过邮件和二维码参与互动,分享对本次选举的看法和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