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岛核废水再次排放 引发国际争议
-
日本再次排放福岛核废水,引发国际争议
东京电 - 在日本官员表示前两次处理过的福岛核废水排海行动一切顺利后,经营管理福岛核电厂的东京电力公司星期四(11月2日)启动了第三次核废水排海行动。此次排放量仍为7800吨左右。
2011年3月11日的日本大地震和海啸导致福岛第一核电厂发生严重核事故,同级灾难为切尔诺贝利事故。事故造成核电厂受损、设备污染以及周边地区遭受辐射影响。为了处理约134万吨的核废水,日本政府于2021年决定将经过国际原子能机构检测的稀释核废水分批排入太平洋。
自今年8月24日启动首轮排海行动以来,日本已经完成了两次排放。目前核废水主要储存在约1000个大型存储罐中。尽管日本政府和东京电力公司声称处理程序安全,并表示氚含量远低于世界卫生组织饮用水标准,但该计划仍遭到渔业团体和周边国家的强烈反对。
韩国民众抗议日本排放核废水,指责尹锡悦政府对日抗争不力。中国则一直强烈反对日本核废水的排海行动,并于8月下旬宣布“全面暂停进口”日本的水产品。
面对来自各方的压力,日本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应对危机。他们启动了“大吃海鲜运动”,鼓励民众食用日本水产品;设立专项基金帮助渔业公司开拓新的市场;以及与美国等国家合作,争取更多贸易机会。
近期,美军驻日也破天荒向日本大宗采购海鲜,以支持日本渔业发展。美国驻日大使拉姆·伊曼纽尔表示,中国对日本水产品的进口禁令是“经济战”的一部分,美国应该更深入地研究如何协助日本应对这一挑战。
尽管国际原子能机构称核废水排海行动对环境、海洋生物以及人类健康的影响微乎其微,但部分科学家仍然担忧长期影响的未知因素,呼吁密切监测追踪该行动的进展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