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朝经济互依:唇亡齿寒关系
-
唇齿相依:中国与朝鲜经济关系渐深
北京—— 尽管朝鲜的核野心和“先军”政策令其他国家担忧,但中国对这个邻国却有着特殊的经济关切。专家指出,中朝之间存在着一种特殊的“唇亡齿寒”关系,历史和意识形态上的亲近使得北京对平壤政权拥有其他国家无法企及的影响力。
尽管朝鲜时常惹事生非令中国感到恼火,但出于对地区稳定的担忧,北京不大可能对朝鲜挥起经济制裁大棒。相反,在北韩日益被国际社会孤立之际,中国仍然向其提供粮食和能源方面的援助,并积极推动双边经贸关系发展。
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的北韩问题专家斯蒂芬·哈格德表示,自前苏联解体后,中朝间经贸关系迅速增长。他指出,中国在1990年代初取代了前苏联,成为朝鲜经济中的重要角色。2001年至2002年是双方贸易关系快速增长的关键时期,此后一直保持稳定发展,直至2009年至2010年略有下降。目前,中国占据朝鲜出口总量的40%到50%,显示出北韩在对外贸易方面对中国的严重依赖。
中国问题专家唐安竹认为,美国只看到了朝鲜的核野心和“先军”政策,而中国看到了“黄油”。他所说的“黄油”,指的就是中国从与朝鲜经贸关系中获取的利益。双方的贸易关系对于中国东北地区的“锈带”相当重要。例如,2008年时,朝鲜成为吉林省第4大出口市场;地处内陆的吉林省一直希望能通过朝鲜罗津港打开自己的国际市场通路。
目前,中国在朝鲜已有大约150家投资公司,其中约三分之二来自吉林和辽宁两省。这些公司的规模和投资额都不算大,主要集中在矿产、轻工制造、建筑等领域,与中国整体外向投资结构相似。
中国政府从中央到地方都希望看到朝鲜经济能够与中国东北地区经济走向整合。为此,中国还规划了“长-吉-图”这样的开发区,并在临近朝鲜的地区斥资兴建基础设施。但北韩对中国的疑虑以及政权走向等因素都会影响这种整合意图。
一些专家认为,中朝经贸关系的发展可能会推动朝鲜效仿中国进行改革,但也可能为半岛未来的统一投下阴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