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学生就业压力大 社会担忧增
-
中国大学生就业压力大引发社会担忧
北京消息: 近日,中国官方承认大学生就业正面临巨大压力,并承诺采取措施改善就业环境。然而,分析人士指出,如果大批受过良好教育的年轻人找不到工作,社会动荡的风险将会加大。
国务院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星期二在记者会上表示,今年中国城镇有1400万青年学生需要就业,而农村新增800万富余劳动力需要安置,因此就业压力比较大。他指出,今年高校毕业生有660万人,总量压力仍然很大。但从总体来看,大学生就业形势比较好,近几年毕业生离校就业率达70%至75%,毕业年年底就业率基本达到90%以上。
然而,专家们警告称中国大学毕业生就业率正在逐步萎缩,而大批大学生找不到工作或找不到合适工作可能对社会稳定形成威胁。几年前,北大毕业生卖猪肉的事件曾引发社会的震动。最近,“北大女硕士当油漆工”的新闻再次引起各界的关注。
上海社科院青少年研究所所长杨雄曾经指出,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呈紧缩趋势,而且由于统计方法不同,教育部门公布的高校毕业生就业率高出实际就业率十几个百分点。他警告说,当大学文凭不能保证就业时,一些年轻人会有强烈的失落感和挫折感,一旦受消极外力的触动和激发,可能会做出不理智和反社会的过激行为。
新加坡大学访问学者黄靖教授也指出,大学生的失业率一高就会出问题,最近中东国家出现动乱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失业率居高不下,尤其是受到过良好教育的年轻人失业率高。
上周,在网上推动人们参与中国茉莉花行动的人士特别呼吁中国的八零后和九零后年轻人积极参与这场行动。呼吁书说,“当大家数次屈辱的零薪实习也无法换来一份毕业后千元的工资,而官僚权贵精英集团却可以肆意地用践踏秩序的方式来聚敛财富,鲸食人民利益……我们绝不允许自己在时光与青春的蹉跎中,在屈辱和沉默的叹息中延误下去──让我们无畏地面对现实的严酷,并拿出行动来赎回我们的未来和希望!”
然而,前中国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严浩博士认为,中国的年轻一代人面临就业压力是很正常的,他们不需要所谓的茉莉花革命发起人来代表自己去跟政府抗争。他指出,“世界上没有一个政府可以满足社会上所有人的利益。你拿出一个茉莉花(行动)的口号作为代表中国一代人的心愿或者要求,这是很可笑的事情。”
深圳大学当代中国政治研究所教授张涛则表示,中国的年轻人的确面临就业难的困境,而这种困境跟政府的政策以及中国的政治制度有关。面对大学生就业压力大的问题,中国官员承诺会采取措施,改善他们的就业环境。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说,政府将把大学生就业工作放在整体就业工作的首位,努力为他们拓展就业渠道。 中国官员坚称,中国经济发展迅速,社会和谐稳定,不会发生中东式的社会动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