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巴马应对阿拉伯之春:谨慎策略惹争议也奏效
-
奥巴马应对阿拉伯之春:谨慎回应惹争议,但专家称策略奏效
2011年是阿拉伯之春的爆发之年,突尼斯、埃及等国人民掀起民众抗议风潮,推翻了独裁政权。奥巴马总统对这场动荡局势采取了谨慎回应,但这遭到了不少批评。然而,一年后,一些地区问题专家指出,奥巴马政府的策略收到了益处。
突尼斯小贩穆罕默德·布瓦吉吉的自焚事件成为阿拉伯之春的导火索,示威迅速蔓延至埃及、也门、巴林和叙利亚等国。埃及总统穆巴拉克被推翻,利比亚独裁者卡扎菲遇害。美国和北约为保护利比亚平民,向政府军提供了空中支援。
尽管奥巴马在2011年5月才明确支持阿拉伯改革,但一些批评人士认为他行动过晚,尤其是在伊朗抗议活动中未给予充分支持。然而,巴德学院外交事务与人文学教授沃尔特·拉塞尔·米德表示,面对国外革命爆发,美国总统往往面临艰难的选择,很难制定一套完整的应对策略。
奥巴马政府的核心原则包括反对暴力、维护普世权利以及人民选择自己领导人的权利。哈德逊研究所宗教自由中心的研究员科特·沃瑟穆勒认为,奥巴马的政策盘算是正确的。他指出,每个阿拉伯国家都有其独特的特点,需要谨慎应对。
哈德逊研究所的塞谬尔·塔德罗斯认为,奥巴马没有采取一成不变的策略,这是明智之举。但他也坦言,白宫的政策有时被瞬息万变的局势推着走,最初的谨慎被街头事件取代。
地区事务专家警告称,中东动荡进程充满风险,包括伊斯兰极端势力抬头和叙利亚内战可能性。这一进程需要几十年才能见成效,对美国总统来说将是一个持续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