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潮引爆工资上涨潮
-
中国工潮引爆工资上涨潮,廉价制造优势将面临挑战
近期在中国多个地区爆发一系列工潮,一些大型厂商被迫同意加薪,地方政府也计划提高最低工资标准,试图缓解劳工怨气。专家指出,这或许标志着中国“世界工厂”模式的转变,全球物价上涨和中国传统制造业竞争优势的丧失成为新课题。
佛山本田汽车零部件工厂工人罢工后,本田同意为工人加薪24%,月薪从1500元左右提高到1910元。台湾富士康也宣布,从今年10月1日起,装配车间工人的月薪将从现在的1200元提高到2000元。
劳工短缺成为主要推动力
纽约时报分析,大型制造厂商纷纷提薪,一是平息工潮,二是应对劳工短缺,尤其是沿海地区的劳工短缺十分严重。深圳富士康两家工厂40万员工中每个月就有两万人离职,厂方不得不设法留住工人。
美国宾州大学沃顿商学院管理学教授、中国经济专家马歇尔·迈耶认为,中国人口结构的变化和政府推出的刺激措施是劳工短缺的主要原因,沿海地区年轻民工减少尤其明显,资方不得不提薪。他指出:“相关数据显示,到2006年,民工平均年龄迅速提高,年轻劳工人数2003年、2004年开始下降,经济刺激计划在家乡创造了工作,又加速了这个过程。无论从什么角度看,劳工人数、工作效率都将下降,其实已经开始下降了,薪酬就会提高。”
最低工资调高成为趋势
官方中国日报说,中国工人工资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例过低,政府必须加以解决,中国不能再依赖廉价劳工推动经济的增长。北京市政府上星期宣布,将把最低工资提高20%,其他许多城市也宣布调高最低工资。广东是中国率先实行最低工资的地区之一。
中国劳维网站创办人、广东劳动法律师梁硕南说,劳工短缺,劳动力市场竞争趋向激烈,民工跨区交流日趋活跃,内陆省市纷纷提高最低工资,也是为了稳定劳工队伍。他说:“整个中国的劳动力市场都有竞争。人就是往工资高的地方、条件好的地方走了,就是人往高处走这样的心态。所以工资低的工厂就招不到工人,工资低、又辛苦的地方,更招不到人了。深圳也会再增加(最低工资),可能会增加10%左右,或多一点点,可能达不到20%。”
廉价优势面临挑战?
各地纷纷提高薪资和最低工资,虽然稳定了工人,但代价是中国廉价制造业劳工成本增加,竞争优势受损。专家预测,再过几年,这种竞争优势可能不复存在。瑞士信贷(,)亚洲分析师陶冬说,中国廉价加工业,让中国过去20年成为世界的工厂,许多跨国公司得以降低制造成本与商品价格,但现在,“这可能是一个时代终结的开始。”
马歇尔·迈耶指出,受冲击最严重的,要数中国沿海地区劳工密集型产业,即传统加工优势最集中的产业,这意味着中国产业链必须进行调整。他说:“廉价产业方面,中国同越南等国家相比会丧失一些竞争优势。更高端的增值产业中,中国可能会保持竞争优势。然而,对产业工人进行培训,需要时间,你不能让从事简单装配工作的电子厂工人一夜之间就能到需要特殊技能的工厂工作。所以,这种转变可能需要五到十年时间。”
梁硕南认为,尽管许多地区薪酬提高,标准相对依然偏低,中国廉价制造业的优势短期内不会丧失。他说:“就当你现在没有提高最低工资标准,也有一些外商已经迁到越南这些地方去了,但这种情况来讲呢,我认为还不是影响特别大,总的来讲,中国劳动力市场相对发达国家来讲还算比较低的。”
密歇根大学中国研究中心主任加拉格(,)分析,中国国内需求很大,不会丧失加工地位,但制造业会向高端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