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方突然加征中国商品关税
-
美中贸易战再燃:白宫突然宣布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
华盛顿 - 在美中双方近期举行第二轮贸易谈判后,外界一度以为双方的贸易摩擦将有所缓解。然而,美国白宫星期二(5月29日)发布声明,将对价值500亿美元的中国进口商品加征百分之25关税,这一决定令人意外,也可能推延双方双边贸易谈判进程。
白宫声称此举是为了保护本国技术与知识产权免遭中国“歧视性的、繁重的”贸易行为的影响。具体措施包括:
- 对与获取重要技术有关的中国个人和实体实施具体的投资限制并提升出口管制;
- 针对中国在授予知识产权许可方面歧视性的行为继续向世界贸易组织提起诉讼;
- 根据1974年《贸易法》第301条款,对价值500亿美元、进口自中国的有重要技术含量的商品加征百分之25的关税。
白宫表示,将于6月15日宣布最终征税中国商品的清单,并在短时间内对相关产品征收关税。
此举与美中谈判结束后的氛围形成鲜明对比。尽管双方没有达成协议,但发布的联合公报显示中国方面承诺减少贸易不平衡。美国财长姆努钦曾表示美方将暂缓对中国进口商品加征关税,而贸易代表莱特希泽则暗示美国并没有放弃关税行动。
中方对此表达了失望和批评,称美方决定“有悖于”双方达成的共识。中国商务部在一份声明中表示,“有信心、有能力、有经验捍卫中国人民利益和国家核心利益。”
此举引发外界担忧,尤其是在川普政府内部存在着关于中国贸易政策分歧的情况下,外界对此类关税态度急转并非没有心理准备。
专家分析:影响深远且复杂
华盛顿智库战略与国际研究所的贸易问题专家威廉·莱茵施认为,美方突然做出此决定是受到国内压力影响的结果,部分原因可能是为了回应国会及一些商界人士对川普政府减轻对中兴惩罚的批评。
他指出,这次关税决定可能会拖延双方谈判进程,并可能导致中国方面改变其此前承诺。
然而,莱茵施认为最终双方的贸易关系仍将继续发展,因为美中两国领导人已经认识到双边关系的重要性远超于单纯的贸易往来。
美国商业界担忧:关税损害自身利益
美国商会在一份声明中表示,虽然他们支持当局针对中国不公平的贸易行为和政策所作的努力,但对关税则持不同看法。他们认为关税实际上等同于对美国消费者征税,并将不利于美国公司的竞争力。
未来发展趋势仍需观察,美中双方将如何应对这一突如其来的挑战,最终能否回到谈判桌并达成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