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涵IPO后:网红经济能否换来利润?
-
阿里加持网红经济能走多远?如涵IPO后仍需突破盈利难题
2019年1月,中国网红电商第一股——如涵控股在港交所正式上市。作为阿里巴巴集团唯一入股的MCN机构,如涵曾获得阿里3亿元C轮融资,估值达到31亿元,受到资本市场的高度青睐。然而,其盈利状况却一直堪忧。
如涵官网信息显示,该公司自成立以来从未真正实现盈利。高昂的营销成本、中间成本、网红KOL抽成和网店运营成本成为了如涵盈利的一大难题。 2018财年前三季度,如涵的仓储物流费用高达9951.7万元,同比增长39.33%。
资本为何如此青睐这家盈利乏力的公司?原因在于市场对网红经济的巨大信心。中国网红产业规模持续扩大,红人数量及粉丝规模不断提升,内容形式的多样化带来了更强的变现能力。 微博与艾瑞咨询联合发布的《2018中国网红经济发展洞察报告》显示,2018年网红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红人数量及粉丝规模不断提升,在微博平台上网红粉丝规模接近6亿。
根据CAGR的数据,未来中国网红经济市场仍然会有41.8%的增长,网红孵化公司的市场规模也会有38.9%的增长,达到2009亿的规模,市场前景巨大。如涵作为头部企业,显然能遇到的机遇也会更多。事实上,“搭建网红服务平台”已经成为了如涵控股最新的增长动力。 截至2018年3月份,其品牌服务的收入达到3500万元,翻了5.4倍。而2018年后三个季度收入达到了一亿元,相比去年同期翻了3.4倍。
然而,如涵仍面临诸多挑战。过度依赖头部网红,孵化新兴网红不确定性较大。 如涵对于顶级KOL的依赖程度过强,旗下KOL数量不断增长,但是主要销售贡献在于张大奕等顶级的头部KOL,平台主要影响力集中在头部网红。
此外,小红书、微信等多个社交领域的营销网红正获得更多年轻人和品牌的青睐,行业竞争愈加激烈,如涵旗下网红虽然累计已经拥有超1.4亿粉丝,但其中绝大部分来自微博和微淘,新社交平台微信和抖音用户数较少。
面对种种挑战,如涵能否在未来的发展中摆脱盈利难题,实现可持续的增长发展,值得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