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振造船业 应对潜在海战风险
-
美国专家吁重振造船业应对潜在威胁
华盛顿消息: 近日,随着中美关系持续紧张,一些美国专家呼吁政府加大对造船业的投资,以应对潜在的海战风险。
亨德里克斯,一位在军事战略领域颇有建树的学者,建议美国效仿二战时期的经验,将干船坞数量从不足20个增加到3035个,并发展现有7个大型造船厂到1011个,同时利用军方对无人水面舰艇的新需求,将合同转向分布在密西西比河、俄亥俄河等地区的众多中小型船场。
亨德里克斯指出,二战期间美国许多工业化项目早在1939年就开始实施,一些船只甚至需要长达三年的采购时间才能投入使用。他强调,现在需要采取类似的行动来重建美国造船业的实力。
然而,另一位长期关注海军议题的记者亚历山大伍利则认为,重写二战时期的造船业传奇难度很大。
由于几十年来的倒闭和并入大型军工集团,美国造船厂的数量已经大幅减少;资金缺口导致了熟练工人的流失。此外,美国基础设施也十分落后,许多干船坞已过百年高龄,缺乏维护能力。伍利还指出,美国缺乏海外军事基地网络和运营能力,这不利于造船业的连续性发展。他强调,美军舰艇广泛依赖复杂的硬件和零部件,供应链中断将对造船业造成巨大影响。
此外,他也提醒美国政府需要关注弹药储备问题,确保在冲突爆发时能够及时补充导弹鱼雷等武器装备。面对这些挑战,亨德里克斯呼吁美国政府加大对造船业的财政投入,补贴必要的投资和收购工作,开展工作培训,激励造船劳动力,并通过法案引导政府资金对现有造船厂进行现代化改造,同时指导建设更多的造船和修船厂。他强调,重建强大的造船工业是美国维护海上霸权、确保国家安全不可或缺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