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中国劳工抗争需扩大民间组织空间
-
学者:中国劳工抗争与民间组织密切相关 建设和谐社会需扩大活动空间
华盛顿(美联社)—— 近日,多位美国学者在华盛顿举办的关于中国政治发展进程研讨会上指出,近年来在中国发生的众多劳工抗争事件与非政府组织 (NGO) 的努力息息相关。他们认为,要构建和谐社会,中国政府需要为民间组织留出更多的活动空间。
密歇根大学中国研究所所长高敏表示,近两年来,由于厂商的不公正对待,中国农民工频发抗议示威甚至罢工。这些行动中,“越来越多的工人愿意采取集体行动”,许多时候是通过主要代表劳工利益的系统进行组织协调。她指出,目前中国大约有75个这样的组织,其中一些是由农民工自己创办的,他们接受法律培训,获得少量资金,并开始自发行动。
时和兴,中国国家行政学院教授,也强调了民间组织在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他指出,四川汶川地震和北京奥运会都激发了中国普通公民的社会参与意识,大量增加的民间组织能够提供更多社会服务,为构建和谐社会发挥重要作用。
时教授认为,中国政府需要为民间组织留出更多的空间,让他们能够“自我管理、自我监督、自我教育、自我服务”。但他同时也指出,中国目前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如何取得公众的信任以及法律体系未完善的问题。他表示,统一的法律正在起草中,而民间组织也制定了一些行业自律规定,整个规范体系正在建设之中。
清华大学政治学系教授景跃进则强调了中国法制建设的特点不同于西方社会。他说,中国法制建设过程是先实践再完善法律,这是中国特色的法制建设模式。他认为,随着法制的完善和公民社会的成长,法律也会更加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