湄公河合作协议引环保组织担忧
-
湄公河次区域领导人会议达成合作协议 环保组织担忧负面影响
昆明讯: 7月4日至5日,来自湄公河流域6个国家的政府首脑和亚洲开发银行负责人在中国云南昆明市举行会议,讨论合作开发湄公河水利资源的问题。会议上,各国领导人将签署一系列合作文件,涉及交通运输、电力联网、信息高速公路建设和动物疫病防控等多个领域。
泰国表示,湄公河流域各国互通有无互补短长的做法对大家都有利,尤其是在电力方面的合作有可能降低泰国的电价。根据相关协议,中国将向泰国送电,并将与缅甸、老挝等水电资源丰富的国家进行合作。
然而,环保和人权组织对这一合作方案持保留态度。国际河流网络专家表示,他们担心该跨国电网可能导致环境破坏和社区利益受损。她指出,尽管相关方宣称水力发电有利于环境,但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湄公河上游修筑的大坝已经破坏了鱼类的迁徙和栖息地,影响了当地的渔业生产和灌溉系统。
此外,加拿大的电网专家布雷顿加瑞特也对湄公河次区跨国电网的经济效益提出质疑,认为工程成本可能远高于实际回报。目前,已有10个非政府组织签署了一份呼吁书,要求有关国家暂停修建该跨国电网。
关注者们期待各方能够在合作发展的同时,充分考虑环境保护和社区利益,确保湄公河的生态安全与当地人民福祉得到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