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非洲侵权风波
-
中国企业在非洲屡遭指控侵犯人权,引发担忧
近日,关于中国企业在非洲侵犯当地员工权利的事件再次引起关注。尽管“一带一路”倡议使得中国成为非洲大陆的重要力量,但其行为方式却遭到广泛批评。
埃及一则讽刺性电视广告揭示了非洲民众对中国企业对待当地员工方式的普遍看法,该广告虽本意为搞笑,却引发热烈讨论。 上个月,卢旺达一名矿山经理孙树俊因鞭打被捆绑工人的视频被曝光而被判刑20年,此事在整个非洲大陆引发了愤怒,甚至促使中国驻基加利大使馆罕见地警告在卢旺达的中国公民“遵守当地法律法规”。
总部位于英国的商业与人权资源中心去年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从2013年至2020年期间,有181项人权指控与中国在非洲的投资有关。肯尼亚、乌干达、津巴布韦和刚果民主共和国等国频发发生此类事件。
除了鞭打工人外,性骚扰、体罚、口头谩骂和监禁等案例也层出不穷。一名肯尼亚服务员被中国餐馆老板鞭打后获得了2.5万多美元的赔偿。另外,在肯尼亚,中国雇主虐待在中国建造的铁路上工作的当地人也是常态。
刚果民主共和国作为拥有巨大矿产财富且大量中国管理的矿业国,也成为另一个频繁发生侵犯人权事例的地方。调查报告显示,中国小型钴矿商利用童工现象盛行。
尽管中国政府已开始采取措施试图规范企业在非洲的行为,例如发布指南提醒海外华人遵守当地法律,但一些中国人依然存在歧视性和虐待行为。 许多非洲民众认为中国企业对本国员工的待遇不公平,工资低、防护设备差。他们呼吁中国政府及相关机构加强监管,确保其在非洲投资过程中尊重当地文化和法律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