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债务重压下 黑山身陷困境
-
中国债务重压黑山?巴尔干成为一带一路焦点
**[美国之音] ** 位于巴尔干地区的黑山共和国近年来背负着沉重的中国债务负担,疫情再次雪上加霜,国家财政和经济状况陷入困境。与此同时,随着各方势力在黑山角逐加剧,中国在当地的投资活动也成为焦点。
黑山曾于2014年与中国签署贷款协议,用于修建连接黑山和塞尔维亚的一段高速公路,该项目被视为中国推动“一带一路”计划和中东欧“17+1”机制的重要环节。然而,由于中国公司施工不按规划,破坏当地环境,新政府决定起诉负责建设的中国路桥工程公司。
黑山副总理阿巴佐维奇表示,中国建造的公路预计不会按照原定计划完工,双方可能需要签署新的协议和资金投入。他指出,中国债务占黑山外债的三分之一,新政府正在寻求欧盟帮助偿还部分债务。
经济困境与政治局势交织
黑山近年来面临着严重的经济危机,主要依赖旅游业的其经济受到疫情重创,居民收入下降,通货膨胀风险上升。黑山新政府内阁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增加财政收入,例如提高香烟和汽水等商品的税收。
此外,黑山的政治局势也在变化。经过去年8月末的议会大选以及近期的地方选举后,执政30多年的社会主义者民主党力量被削弱。新政府内阁批评了前任领导人的施政方针,而中国提供的贷款和协议都签订在前任总理任内。
黑山与俄罗斯关系一度陷入低谷,但随着新政府内阁逐渐巩固权力,双方有可能重新修复关系。许多俄罗斯媒体报道,黑山国内亲俄势力正在抬头。
巴尔干地区利益博弈加剧
黑山共和国位于亚德里亚海,拥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自独立以来,中国、俄罗斯、塞尔维亚、欧盟和美国等多个力量都在其境内展开角逐。
分析人士指出,一些巴尔干国家愿意接受中国贷款,部分原因在于对欧盟援助的失望。同时,也有观点认为,黑山呼吁欧盟帮助偿还中国债务,更多是宣传举动,意图展现亲西方立场。
总而言之,中国在巴尔干地区的投资活动引发了新的利益博弈,同时也增加了黑山的经济和政治压力。未来,黑山的命运将取决于它如何平衡各方力量的利害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