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土地非法征用危局
-
土地非法征用:中国农村利益受损,地方财税体制需改革
中国农村土地非法征用问题愈发严重,广大农民的土地权益受到威胁,引发社会关注和担忧。最新调查显示,37%的农村近年出现过农田非法征用的问题,而现有的法律机制无法有效保护农民利益,导致部分农民被迫通过武力抗争来维护自身权益,威胁社会稳定。
美国农村发展研究所与密西根州立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共同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虽然中国法律规定农业用地不能用于非农业建设,但实际情况却截然相反。调查发现,近37%的农村近年来出现过农田非法征用的问题,其中29%的案件没有事前通知农户,58%未事先征求农户对补偿金的意见,60%的农民没有得到合理的补偿。
“此类土地征用破坏了中央政府提高农民土地使用安全的努力,严重影响了中国的农业开发与稳定,”调查报告指出。
缺乏法律途径和官员腐败是导致农村土地非法征用的主要原因。 调查发现,农民难以通过现有法律途径申诉,只有极少部分农民会选择向法庭提出诉讼。此外,地方官员权力过大,强迫成交、私吞补偿金等现象屡禁不绝,官商勾结更是加剧了农村土地非法征用的问题。
地方财税体制也为土地非法征用提供了温床。 全球金融危机后,地方政府急需财政收入来维持经济增长,而向开发商出售农业用地的使用权成为了最快速的方式。这使得一些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大幅增加,但也加剧了农村土地被非法征用的问题。
专家呼吁中国进行地方财税体制改革,加大对农民土地权益的保护力度。 “现有的税收分配机制不合理,导致地方政府过度依赖土地收入,”国际食品政策研究所研究员张晓波说,“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需要共同努力,建立一个公平合理的税收分配机制,才能有效解决农村土地非法征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