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应学习香港 社会节育成功经验
-
中国计划生育改革呼声高涨,应学习香港社会节育成功经验
中国人口问题引发关注:控制人口总规模增长刻不容缓,但暴力计生政策弊大于利。学者何清涟指出,应从以政府意志为核心的计划生育向民众自我约束的社会节育转变,借鉴香港等地区的成功经验。
近期,中国计划生育政策屡屡引发争议。陕西孕妇冯建梅事件更是暴露出计划生育中存在的计生腐败、残害生命和缺乏人道的现象,激发公众对这一政策的质疑。
何清涟认为,计划生育尤其是暴力计生,将国家意志强加于人民,确实应该加以改变。但她指出,这种改变不应该漫无节制地生育,而是应从计划生育向社会节育转型。
“中国独生子女政策实际上只在城市人口中有效,农村多胎现象依然普遍。”何清涟表示,“真正受限制的是依赖体制生存的城市人口,而有钱有势的人则可以通过各种手段绕过政策限制。这种生育权的事实不平等也引发了城市中产阶层们的愤怒。”
香港社会节育经验值得借鉴
何清涟指出,亚洲众多实行社会节育的国家与地区中,同源文化的香港就是成功的典范。她认为,香港的社会节育取得成功,是因为宣传得当、居民受教育程度高,并且政府支持。
“香港家庭计划指导会成立于1936年,通过教育和辅导等软性方式劝说人们接受节制生育的观念。”何清涟解释道,“他们使用文明且易被接受的口号,宣传一至两个子女是家计的最好目标,以此引导民众改变生育观念。”
“香港政府也为独生子女家庭提供各种优惠政策,例如所得税减免、教育津贴等。” 她补充道,“这进一步促进了社会节育的发展。”
中国应学习香港经验,构建社会节育意识
何清涟建议中国政府在社会节育方面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 提高民众的教育水平: 从中学开始开设人口与资源相关的课程,鼓励大学生学习经济学和人口经济地理等相关学科。
- 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制定优惠政策: 学习新加坡的经验,将人口控制与经济、社会发展结合起来,通过税收、住房等方面的优惠政策支持独生子女家庭。
“教育使人们易于管理,却不易愚弄和奴役。”何清涟强调,“中国政府应从民众的自觉参与出发,构建社会节育意识,而不是依赖暴力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