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拟借鉴海外经验,利用手机数据追踪新冠病毒
-
美国考虑借鉴海外经验,利用手机数据追踪新冠病毒
华盛顿—— 美国卫生当局正在研究中国、韩国等国利用手机数据遏制新冠疫情的方法,探讨如何在抗疫行动中应用大数据技术。然而,此举引发了美国议员和维权组织对隐私保护和民权自由的担忧。
目前,美国对现有数据的使用有限。尚未采用手机位置数据追踪接触过病毒的人群。公共卫生官员仅利用这类数据来观察疫情趋势和热点地区。但随着新冠病例增长趋缓,特朗普政府及各州州长可能采取行动解除居家令和其它社交距离措施,其他国家成功应用的、效果各有差异的接触者追踪技术或将在美国推广。
接触者追踪是一种公共卫生程序,用于识别与感染者有过接触的人并进一步搜集这些人的信息。公民自由联盟(ACLU)监控与网络安全顾问詹妮佛·格拉尼克表示,当病毒检测变得更为普遍时,接触者追踪有可能派上用场。但她警告说,任何对这类电话数据的使用都必须是透明和自愿的,并且在危机过去后,这些数据必须被销毁。
欧洲联盟实施地标性的隐私保护规定《通用数据保护条例》(GDPR)两年来,美国的共和党和民主党议员一直敦促通过类似法规,保护美国消费者。如今,人们越来越重视使用数据来抗击新冠病毒,而同时,对隐私保护的担心也被推到了前台。
参议院商务、科学和运输委员会于上周四举行了一次有关大数据和新冠病毒的首次国会“文件听证会”。委员会主席、密西西比州联邦参议员罗杰·威克在开场声明中说,对个人数据的任何使用都必须保护隐私。
委员会首席民主党成员、华盛顿州联邦参议员玛丽亚·坎特威尔警告不要“仓促做出决定,扫荡式收集大量不相关的数据集”。她表示:“而且我们必须警惕政府对我们的个人数据发起定义模糊和不透明的行动。因为在紧急时期临时放弃的权利和数据,要收回时可能就很难了。”
去年,威克和坎特威尔都推出了隐私法案,希望让美国消费者得到与欧盟类似的隐私保护。
美国的推动更多使用手机数据信息以抗击疫情,部分原因是中国、韩国、新加坡和以色列等国家做出了类似努力。中国政府收集千百万人的手机位置数据,目标是查出与病毒感染者有过接触的人。韩国当局则使用被感染者的手机位置数据来追溯其行踪,并通过手机应用软件和网站将被感染者经过“匿名化“处理的位置历史公布于众。
然而,专家们指出,这些国家的数据匿名化工作做得并不完美,且存在着算法不精准、侵犯隐私等问题。
在美国,当局一直避免使用这类侵入式的技术,主要利用手机位置的聚合数据来观察疫情趋势和疫情热点地区的人流出入。随着新冠病毒疫情曲线平缓以及病毒的地理分布越来越地方化,个人和卫生当局有可能更多使用接触者追踪技术。
苹果和谷歌星期五宣布计划联合开发一个利用蓝牙技术的接触者追踪应用软件。这项应用软件让用户报告他们的阳性诊断并可以收到他们与某位被感染者有密切接触的警告。
尽管一些国家的接触者追踪技术取得了成功,但华盛顿大学法学教授瑞安·卡洛警告说,这种数字手段可能带来“意外后果、滥用和对隐私与公民权利的侵犯”。他认为美国人是否会安心接受这种程度的国家开支和介入是一个未解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