柬埔寨粮食危机:数万人面临饥饿
-
柬埔寨食物危机加剧 数万人面临饥饿
金边(柬埔寨)— 食品价格持续攀升已将柬埔寨推向一场严峻的粮食危机,数万名贫困人口面临着食不果腹的困境。世界粮食计划署警告称,随着通货膨胀吞噬了农民的收入,越来越多人陷入营养不良的危险境地。
根据世界粮食计划署的数据,柬埔寨五岁以下儿童中近乎一半儿处于持续性营养不良状态。人道救援机构指出,高涨的粮食价格迫使他们削减食品援助项目,进一步恶化了局势。尽管贫困人群的收入并没有显著变化,但食物和其他生活必需品的成本近年来却大幅上涨。
柬埔寨政府估计,食品和燃油的价格通货膨胀率接近30%,但在实际情况中可能更高。过去一年,大米价格从每吨三百美元飙升至一千美元,作为主要食物来源的大米价格上涨对当地民众造成了巨大冲击。
造成柬埔寨粮食危机的原因与全球食品价格飙升的因素相似:化肥价格上涨、土地用于种植生物燃料导致食品谷物种植面积减少、新兴经济体对食品需求激增等等。此外,一些大米产区经历了严重的旱灾,加剧了食物短缺问题。
世界粮食计划署的一名项目官员指出,受影响最严重的群体是八百万贫困小农户和无土地的农民。调查显示,大多数贫困人口已开始减少每日食量并四处借贷。同时,在“食品不安全地带”,学龄儿童辍学的现象日益严重。
位于金边西部的波罗龙镇就是一个典型的贫困村,许多村民住在简陋的木质房屋中,他们面临着严峻的生活挑战。一位村民表示,通货膨胀压力让她陷入困境,她过去可以负担三餐,但如今只能吃一顿饭。当地米价从去年每公斤四十美分上涨至七十五美分,几乎翻了一番。
柬埔寨政府预计到2009年底之前,食品价格通胀率将从目前的30%降至15%。然而,独立分析人士对此持怀疑态度,他们预期食品价格下降速度将会比政府预测慢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