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新闻的变革与挑战
-
网络时代,新闻如何变革?
互联网及卫星电视的兴起不仅改变了新闻传播的方式,也彻底颠覆了大众对新闻以及新闻工作者的认知。这种变化既给新闻业带来了巨大冲击,也为社会提供了更便捷、更丰富的信息资源,助力加强自由、民主和人权。
2005年卡特里娜飓风袭击美国墨西哥湾沿岸时,奈特瑞德新闻社迅速行动,支援一家订户报纸。他们利用互联网平台帮助受灾严重的密西西比州比洛克西城的“太阳先驱报”将报纸内容上载至网络,并鼓励读者上传照片和留言,实时沟通、分享信息。
麦克科拉齐互动媒体主编诺斯特兰德回忆当时情况:“我们充分利用了音像资料以及用户自发提供的内容,人们可以在网上直接上传房屋图片,甚至与邻居进行对话,询问亲人的安危。我认为在互联网上发布的关于卡特里娜飓风的信息至少有一半是印刷报纸无法呈现的。”
互联网为读者提供了 unprecedented 的互动平台,打破了传统单向传播模式。诺斯特兰德表示:“互联网让我们的读者通过从未有过的方式与我们互动,不再仅仅是被动的接收信息。他们可以参与报道,提出问题,表达观点,帮助我们改进报道内容。”
然而,互联网的便捷也带来了挑战。美国各大报纸发行量每年下降2%,不少学者认为这与其发展相关。 美国“热心记者委员会”的德沃金指出:“许多读者,尤其年轻人,已经转移到互联网平台获取信息。”
事实上,因特网上的内容有时甚至成为新闻,并影响政府政策。去年,马来西亚一名前华人妇女在网络上被曝光遭警察虐待的视频引发国际关注,中国也对此表达不满,迫使马来西亚内政部长展开调查。
信息的传播渠道扩大对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美利坚大学新闻学教授辛普森认为:“信息传播的多样化为人权运动提供了更大的推动力,非政府组织等团体可以借助这些工具,捕捉生活信息并将其传播,让更多关于贫困、警察暴力等社会问题的报道更容易被曝光。”
尽管互联网在许多国家受到监控或限制,但全球范围内卫星电视的普及趋势表明人们对获取信息的渴望正在不断增长。辛普森认为:“民主、自由和权力的前提是人们了解周围发生的一切,理解他们的社会如何运作以及他们的领导者如何行事。所以,获得信息,尤其是准确的信息,对于实现这一目标至关重要。”
保证信息的准确性仍是一个严峻挑战。快速传播的网络信息容易出现误传或虚假内容,新闻工作者也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需要抢先发布信息,这可能会影响报道的质量。
麦克科拉齐报业集团的诺斯特兰德认为,尽管技术不断变化,文字的力量永远不会消失。他说:“互联网虽然提供了多种传播方式,但核心仍然是文字。记者仍需深入采访、提问和撰写新闻,为公众提供准确的信息。”
只要文字的力量持续存在,观念和信息便能不断传递,推动社会进步。